跳至主要内容

第三論題 一切尊名和德性之定律

第一定律:對德性的定論同時適應於對本體的定論

說明:清高的安拉,就他的本體和德性及他的行為而言,任 何物都不像他。如果說安拉所具備的實實在在的本體,是其他任 何本體無法比擬的,那麼,在《古蘭經》和聖訓中確定的安拉的 德性也是實實在在的,這些屬於安拉的實實在在的德性,也是其 他任何屬性不可比擬的。因此,對於安拉的本體和德性的定論是 一致的。這些定律用來反駁那些確定安拉的本體而否認德性的人 們,因為給安拉確定本體是穆斯林一致公認的。

如果有人說:我不能給安拉確定德性,因為確定德性會把安 拉與他的被造物進行比擬。

對這種人的回答是:你給安拉確定實在的本體,也給被造物 確定實在的本體,這按你的話說就是比擬!是麼?如果他的回答 是:我給安拉確定本體,但萬物的本體不似像安拉的本體,就此 而止。那對他的這種回答就是肯定的,即:你在安拉的德性中也 應該持這一觀點。如果安拉的本體是其他被造物的本體無法比擬 的,這正是真理,那麼他自己的德性也是任何其他被造物的屬性 無法比擬的。如果他要問:我怎麼確定一個我所不了解其形式的 德性呢?那我們對他的回答是:正如你確定本體一般,因為你也 並不了解本體的形式。

第二定律:對部分德性的定論同時適應於另外的德性

說明:就有關確定一部分,而否認另一部分而言,對部分德 性的定論同時適應於另外的德性;這一定論是針對那些確定一部 分德性,而否認另一部分德性的人們,如果一個人確定安拉的 部分德性,例如永生,全知,萬能,全聽,全觀等德性,並堅決 肯定這些德性,接著又爭論另外一些德性,例如喜愛,惱怒等, 並認為這是一種借喻。至此,對他的這一觀點的駁斥是:你在前 邊所確定的德性和你剛才所否認的德性之間沒有任何區別,對前 者的定論也適應於對後者的定論,如果你給安拉確定的永生,全 知,萬能,全聽,全觀等的德性,與你為被造物所確定、而且他 們實實在在所具備的這類屬性是不能比擬的,那麼你也應該為安拉確定喜愛,惱怒等德性,正如清高的安拉為自己所描述的那 樣,也不得與其他的被造物進行比擬。否則,你就會陷入矛盾之 中。

第三定律:一切尊名和德性是絕對性的

清高安拉的一切尊名和德性是絕對性的。沒有理智進行思考 的餘地。為此,必須按《古蘭經》和聖訓所帶來的那樣原封不動 地歸信,並就此而止步,不得進行任何地刪增,因為人的理智 是無法了解安拉所具備的一切尊名和德性的,必須在明文面前止 步,清高的安拉說:【你不要隨從你所不知道的言行,耳目和心 靈都是要被審問的。 】(《夜行章》第36節)。伊斯蘭的伊瑪 目們都是堅持這一路線的,伊瑪目艾哈買德(願安拉仁慈之)如 是說:“對安拉的描述,只能按他為自己所描述的,和他的使者 為他所描述的那樣去描述,決不得超越《古蘭經》和聖訓。 ”部 分學者主張,認識某一物,直至能描述它,可以通過三種途徑, 要么看到它,要么看到與之相似的,要么通過向了解者學習來描 述。由此而來,我們對自己養主的尊名和德性的了解程度,限制 我們只能通過第三種方式,即通過向了解者學習的方式來描述, 有誰比安拉自己更了解自己呢!除清高的安拉外,就是那些曾得 到啟示、得到安拉教授的眾使者。所以,在安拉的一切尊名和德 性中,我們必須按照啟示辦事,因為在現世中,我們不可能見到 自己的養主,怎麼能自行描述他呢?萬物都不像他。所以,對他 的任何描述都是不可能的。我們的養主是清高的,是清淨無染 的。

第四定律:安拉的一切尊名都是最優美的

安拉的一切尊名都是最優美的,即優美絕倫的。清高的安拉 說:【安拉有許多極美的名號。 】(《高處章》第180節)。這 就證明,具備最優美的稱謂者,最高尚的名字的具備者,則只能 是清高的安拉。因為安拉的這些尊名包含了一切完美的德性,從 任何方面去理解,都是完美無暇的,不需要任何地考慮和思考。

例如,“永活的主”,這是安拉的尊名之一。這一尊名包 含了前無始,後無終的、完美的存在。這一永活是與其它的德 性,諸如全知,萬能,全聽,全觀等德性是息息相關的。再如, “徹知的主”,這也是清高安拉的尊名之一,它就包含了一切完 美的知識,這一知識,既不存在無知,也不會發生遺忘。清高的安拉說:【他說:“關於他們的知識,在我的主那裡記錄在一本 書中。我的主,既不錯誤,又不疏忽。 ”】(《塔哈章》第52 節)。這一對萬物的徹知是完整而詳盡的,無論是有關他的一切 行為,還是有關被造物的一切行為。清高的安拉說:【他知道偷 眼和心事。 】(《赦宥者章》第19節)。

安拉那優美的尊名,有時是以單個的形式出現的,有時同時 出現兩個尊名,這些尊名無論是以單個的形式,還是複數的形式 出現,都是絕對完美的。

例如,“尊榮的,至睿的”,清高的安拉在《古蘭經》中很 多處都把這兩個尊名連在一起。每一個尊名都證明著一個獨立 的、特殊的完美性,即尊榮是屬於尊榮者的;仲裁和智慧是屬於 至睿者的。把兩個不同的名字連接在一處,又證明著另一種完美 性。即屬於安拉的尊榮是與他的智慧有連帶性的,他的尊榮與迫 害和不義無緣,是與被造物的榮耀不相同的,因為被造物的榮耀 出自犯罪,和對別人的欺凌和迫害。同樣,安拉的仲裁和智慧是 與他那完美的尊榮緊密相連的,而不同於被造物的仲裁和智慧。 人的仲裁和智慧是與卑賤相混合的。

在結束這一論題之前,我們總結一下這一論題給予我們的成 果,這些成果,只有在穆斯林切實地履行和實踐這一偉大原則的 基礎上才能獲得,那就是:歸信獨一無偶的安拉,他獨具養育之 獨一性、受崇拜之獨一性、一切尊名和德性之獨一性。這些成果 有:

1、一個僕人憑此會得到今後兩世的幸福。獲得今後兩世的 幸福所依賴的條件就是歸信安拉。一個僕人獲得這一幸福的多少 是與他歸信自己的養主之程度成正比的。即歸信自己養主的“養 育之獨一性”,“受崇拜之獨一性”和“一切尊名與德性之獨一 性”。

2、一個僕人對自己養主的歸信,對他的一切尊名與德性的 歸信,是畏懼清高的安拉,害怕安拉和順從安拉的最為偉大的 因素。每當一個僕人對自己的養主多一點認識,就會多一份對安 拉的親近,就會更加畏懼他,就會更加努力地去謀求對養主的崇 拜,就會更進一步地遠離犯罪和違抗。

3、一個僕人如果達到這一境界,他的心靈就會多一份泰 然,他的內心就會得到安寧,禍去人安,一生平安,最終,在今後兩世都獲得正道。清高的安拉是這樣說的:【他們信教, 他們的心境因記憶安拉而安靜,真的,一切心境因記憶安拉而安 靜。 】(《雷霆章》第28節)。

4、獲得後世的回報取決於對安拉的信仰,以及這一信仰的正 確程度。一個人只有切實地履行和堅持這一信仰,才能獲得後世 的回報,才能進入天地般寬敞的樂園,其中有意想不到、未曾耳 聞目睹過的恩典。一個人也只有履行和堅持這一正信,才能夠擺 脫火獄和其嚴厲的刑罰。比這一切更為重要的,是獲得清高安拉 的喜悅,永遠不去觸怒安拉,由此就會在復活日愉快地見到安拉 的尊容。

5、歸信安拉這一信仰會改善一切工作,並使之成為有效而 被接受的工作。失去這一正信,任何工作都不被接受,是被駁 回的,無論它多麼繁多。清高的安拉說:【誰否認正信,誰的 善功,確已無效了;他在後世,是虧折的人。 】(筵席章第5 節)。清高的安拉又說:【凡欲獲得後世,並為此而盡努力的信 教者,這等人的努力是有報酬的。 】(《夜行章》第19節)。

6、正確地歸信安拉,這一正信會鼓勵正信的所有者去堅持真 理,通過理論和實踐的方式去緊隨真理。一個人就會全身心地去 接受有益的勸誡和具有影響的教訓,就會塑造一個健康的秉性和 高尚的意志,就會積極向善,遠離一切非法的和醜惡的事物,努 力去培養高尚的道德、良好的習慣和文明的禮節。

7、每當信士們遇到艱難與困苦時,在安定或動亂時,在順從 與犯罪時,歸信安拉這一正信,便是他們處在上述任何一種情況 下的唯一的安慰,因為任何人都會遇到各種愉快與煩惱的事。在 遇到高興與快樂時,信士們就會奔向安拉,信仰他,讚頌他,贊 美他,把安拉給予他們的恩典用運於安拉所喜悅的善事。在艱難 和憂愁時,他們也皈依安拉,歸信安拉,以自己的正信來安慰自 己,因為他們堅信這樣做會得到來自安拉的回賜和報酬。在遇到 恐懼和不幸時,他們也皈依安拉,歸信他,以使自己的心靈得到 安慰,使他們的正信更加生輝,對他們的養主的信仰更加堅定。 在做到順從安拉的工作或事業上有所成就時,他們也皈依安拉, 歸信他,承認這是安拉給予他們的恩典。於是,他們便努力地去 追求盡善盡美,再向安拉要求更多的回賜和接受他們的工作。在 犯錯誤時,他們也皈依安拉,歸信他,並馬上向安拉進行懺悔,努力去擺脫犯罪和由此而帶來的惡果。所以,信士們在他們所處 的任何環境和所做的任何工作中,都會回歸到歸信獨一的安拉這 一正信中去。

8、通過安拉的一切尊名和德性來認識安拉,會把對安拉的愛 深深地根植在心靈深處,因為安拉的一切尊名和德性是盡善的, 人的心靈喜歡的就是盡善盡美。對安拉的愛一旦被根植在心靈深 處,身體就會自然地履行各種工作,造化人類的哲理--對清高安 拉的崇拜--就會得已實現。

9、了解安拉的一切尊名和德性會使人堅信,清高的安拉是 獨立處理萬事的,絕無任何的匹敵介入其中。這一堅信需要我們 去實踐對安拉的托靠,進而去獲取今後兩世的利益。只有托靠 安拉,一個人方可以獲得成功和勝利。誰托靠安拉,他將是誰滿 足。

10、背記和了解安拉那最優美的尊名,是獲得知識的源泉。 所有知識--無論是有關安拉的造化的,還是有關安拉的命令的。 即了解他的存在,了解他所製定的法程等--的源泉就是安拉的最 優美的尊名,安拉的造化和命令是與他的尊名有著密切的聯繫。 所以,誰背記了安拉的尊名,他也就獲得了所有的知識。